近期
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那么什么是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
临床表现有哪些?
又该如何自我防护呢?
赶紧随小编来一起了解
Q:什么是冠状病毒?
A: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
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样,不同病毒之间虽然是近亲,但性情、态度、处事都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是SARS近亲,但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不必为此感到恐慌。
Q: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有哪些?
A: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Q: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A: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Q:如何避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A:1.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人,特别是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人;
2.避免到海鲜市场、活家禽市场或者农场;避免接触动物(包括野味)、禽鸟或其粪便;不要吃野味及光顾有提供野味的餐厅;
3.勤洗手,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合和人多拥挤的地方,必须前往时可佩戴口罩。
4.注意食物安全和卫生,不要吃生或者没煮熟的奶类、蛋类和肉类,也不要吃有可能被动物分泌物、排泄物(比如尿液)污染的食物。
5.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6.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发病前有去过武汉等疫区,应戴上外科口罩,及时到辖区医院发热门诊或急诊科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
Q:新型冠状病毒能治疗吗?
A: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Q:如何自我防护?
A:减少接触和减少传播一系列疾病的标准建议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并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Q:卫生工作者是否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A:是的。由于卫生工作者与患者的接触多于一般人与患者的接触,卫生工作者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世卫组织建议卫生工作者坚持采取适当感染防控措施。
Q:世卫组织对各国有什么建议?
A:世卫组织鼓励所有国家加强对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的监控,认真检查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病例的任何异常流行情况,并向世卫组织通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任何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
市民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请及时到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文昌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