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感动文昌”十大人物 】王在德:勇于担当 擎起平安大旗
新闻来源:文昌市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2-05-12  打印本页 次浏览

3..png

他常说,抢险救援就要冲锋在前,险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2000多次的灭火抢险任务,是他近19年消防生涯滴滴点点的无声“注脚”。用生命守护生命,诠释最忠诚的火焰蓝,他就是第五届“感动文昌”十大人物——文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文清大道消防救援站站长王在德。

在文昌市文清大道消防救援站,王在德这个名字,就是硬汉和铁军的代名词。王在德在2012年加入文昌市消防队伍,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在重大灭火抢险救援事故现场从未退缩过。钻火场,堵泄漏,他总在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位置。他先后抢救遇险群众200多人,疏散受灾群众1000多人,为国家和人民挽回了巨额财产损失。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荣获第二十七届“海南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岗位练兵能手”、2020年“海南消防十大杰出卫士”、“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王在德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充实思想,更新知识,拓宽思路。消防救援队伍自改革转制以来,队站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王在德对标“主力军、国家队”职责定位和“全灾种、大应急”职能需求,立足辖区灾害事故特点,坚持“一站多能”的建设原则,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不动摇,不断提升打赢制胜能力。经过辛勤汗水的浇灌,他由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消防站站长。

第五届“感动文昌”十大人物王在德:“我们消防队伍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任),平时24小时值班备勤,枕戈待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也不断增多,需要我们牢记初心使命,苦练本领,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在服务人民群众中传递党和国家的温暖。”

投身消防19载,风里火里走了几千遭,行走在“风与火”之间,他毫不畏惧。2014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重创文昌市,全市交通瞬间瘫痪,停水停电,全城告急,全市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接到调度命令后,王在德迅速带领中队执勤力量奔跑于文昌市各个受灾点,搭帐篷、解决生活困难、清理压住房顶的树木和路面障碍物等,连续几天几夜,他每天只能眯两三个小时。灾后,王在德再次接到总队调度命令,带领15人的小分队进驻翁田镇龙马墟龙马小学,为当地居民服务灾后重建工作,在驻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王在德都身先士卒,冲在最前线,急难险重任务总是能看到他的身影。

第五届“感动文昌”十大人物王在德:“2014年的超强台风威马逊对我触动很大,当时我是救援小分队队长,因为工作量大,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但依然不觉得累,心想着把任务完成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现场声:“跑步走。一二三四,一二三四。立定。”

在站内,王在德既是战士们的“班主任”又是“大家长”。在日常训练时,他严肃认真,严格按照消防救援队伍下发的消防员管理规定、条令纲要等规章制度,用切身的实际行动全面规范消防救援人员的一言一行。在生活中,他经常会通过思想摸底和谈心交流及时掌握消防救援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消防救援人员存在的思想问题和生活难题,更像是战士们的“大家长”。

文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文清大道消防救援站消防员朱新杰:“在训练工作中,王在德站长是一位严厉的教官,对我们严格要求。在生活中,他不摆架子,主动关心我们的生活起居,了解并帮助我们解决困难,我觉得他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好站长’,也是生活中的‘好大哥’。”

文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文清大道消防救援站消防员郭鹏宇:“站长在工作上特别严谨,从日常相处的点点滴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也正因为有他,我懂得了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

舍小家为大家。身为站长,王在德常常在消防救援站值班,与家人见面的次数也就少了,若当工作任务繁重时,他往往一个多月甚至数月都不归家。

第五届“感动文昌”十大人物王在德:“这些年来,一直觉得比较愧对家人,在这里,我想感谢我的父母和妻子。我们工作性质特殊,能陪伴家庭的时间很少,有时候一两个月不回家也是常事,但家人们始终关心支持我,也是我做好工作的充足动力,谢谢你们。”

“青春无悔,送于消防”,烈火淬炼出了王在德的光荣青春。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王在德一样的人,在默默付出,在负重前行,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擎起了平安大旗,让我们岁月静好。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