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当时刻】文昌市支援儋州抗击疫情信息二则
新闻来源:椰乡先锋微信 时间:2022-09-08  打印本页 次浏览

导读

➤市行政审批局:让政务风采在抗疫一线多姿绽放

➤市委政法委:战“疫”有我 共同“儋”当

市行政审批局:让政务风采在抗疫一线多姿绽放

8月12日凌晨,在全省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连夜动员邢益山、伍汉云、林先贤、韩谨衍、陈鹏任5名党员干部加入支援儋州抗击疫情志愿服务队,让政务风采在抗疫一线多姿绽放。

“我们都要好好的。”疫情时期,医护工作者的家庭随时面临考验,邢益山的家庭正是其中之一。早在本轮疫情爆发初期,他的弟弟就已作为医护人员支援三亚,他的妻子、妹妹也投身到文昌的疫情防控工作当中。而轮到自己要支援儋州时,即便对家人有再多亏欠,他也不得不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冲往前线。在工作之余,他通过打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给家人们加油打气,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要好好的。”

“宝宝乖,爸爸马上就回来啦。”伍汉云的小女儿刚出生不到三个月,年幼的儿子也还需要照顾,这位“超级奶爸”正处在人生中最繁忙的阶段。但接到支援指令后,虽然非常不舍还在襁褓中哭啼的女儿,他还是以最快速度响应了组织号召。在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后,即使再疲惫,他都会坚持跟家人视频通话。视频中妻子抱着女儿,儿子握着女儿的小手轻摇着说:“爸爸加油,照顾好自己,我们在家等你。”亲爱的家人给了他最大的动力。“守住前方,就是守护了家。”伍汉云跟队友们说。

“我要去!”林先贤作为在儋州长大的文昌人,于他而言,儋州也是第二故乡。儋州疫情爆发以来,他始终挂念着那边的情况。得知支援儋州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便向组织提出申请,全情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今,儋州实现了高质量社会面清零,疫情得到控制,他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了。“故乡,一定要平安!”

“大家注意安全,帐篷可以被吹倒,卡点不能撤!”8月25日,台风“马鞍”来袭,强降雨和狂风把防疫卡点的遮阳棚和桌椅吹得七零八落。当日出勤的韩谨衍面对这种极端天气丝毫不退却,为避免散落的桌椅和帐篷给行人造成危险,他顶着暴雨将它们恢复原位,并把身体当成“压舱石”,直至强风过去。事后他说:“风最大那会,我感觉自己也快被吹飞了,但我代表的是文昌志愿者的形象,所以无论如何,我不能当逃兵。”

“妈,我记着呢,周末就回家。”这是支援儋州前一周陈鹏任跟母亲通电话时的内容。连续加班数周没回琼海老家的他,原计划趁着周六自己过生日,回家吃顿团圆饭。但周五凌晨,他却接到紧急支援儋州的任务,回家之行只能无限期推迟。周六晚上,已在儋州的他收到母亲发来的消息:“今天是我儿子的生日,祝儿子生日快乐,疫情期间,照顾好自己,平安归来。”他许下的生日愿望是:“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所有人都能幸福健康。”

历经近一个月,支援儋州战“疫”的胜利曙光就在眼前。背负着责任和使命的队员们,将吹响决战疫情的“冲锋号”,带着荣耀,凯旋归来。

市委政法委:战“疫”有我 共同“儋”当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8月12日凌晨,在接到上级紧急号召后,市委政法委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责任担当,第一时间组织蒙绪超、蒙钟萍以及符艳菲3名同志加入支援儋州抗击疫情志愿服务队,为“疫”线战场注入力量。

在儋州一线,市委政法委3名队员主要负责社会面静态管控工作,无论白天还是夜晚,炎炎烈日还是滂沱大雨,他们始终坚持三班轮换驻守在十字路口卡点,对过往车辆行人进行检查,认真核对通行证、健康码以及核酸检测结果等,耐心劝导想跨区流动的群众返回。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紧急核酸采样、临时物资搬运等突发任务,全力以赴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

蒙绪超接到电话时是凌晨4点,他简单告别在锦山镇抗疫的妻子,将只有4岁的孩子托付家人,毫不犹豫地请缨带队支援一线。在儋州,他是任劳任怨的“万金油”,哪里需要他,他就在哪里,事事冲在前。他说:“我平时坚持锻炼,这回派上用场了,既然体力好,就要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虽然很累很辛苦,但能亲眼见证疫情形势一天天好转,付出就都是值得的。”

蒙钟萍和符艳菲都是95后,作为志愿服务队中最年轻的一批队员,他俩在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做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发展党员工作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他们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请党组织考验我,我愿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为人民服务中历练本领、锻造党性,用实际行动表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与信念。我要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要向率先垂范、冲锋在前的共产党人学习。疫情不下线,我也不下线!”。一句句朴实的语言,是抗“疫”特殊时期入党动机最真实的表达,自提笔那一刻起,他们就把自己视为一名共产党员,事事冲在前、作表率,成为疫情防控攻坚战上的先锋队。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