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执行案件拖得时间越长,能追到钱的可能性就越小。然而,文昌法院执行局王建国法官却变“坐着等”线索为“出去找”线索,在12月12日一次性将一桩十九年旧案的18万元执行款全额交到申请执行人林某女儿手中。
无可执行财产 一等就是十九年!
申请执行人林某与被执行人王某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2案,文昌法院2004年1月就判决王某共应向林某赔偿18万元。2005年初,林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执行时未找到可以执行的财产。首次执行结束后,因未等到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王某名下财产线索,案子一直搁置到2022年。
找到财产线索 立即恢复执行!
2022年8月,王某此时已是文昌市某村一带“有头有脸”的人物,王建国法官在执行邻村案件时,实地深入该村民小组调查时得知王某所在村民小组正在征地,于是恢复本案的强制执行程序。
查实财产情况 认定违法事实!
案件恢复执行后,王建国法官主动找到王某,并反复强调“收到征地款必须优先付给申请执行人”,但王某并未将法院的嘱咐当回事,领取征地款后就将款项挪作他用。更恶劣的是王某还瞒着法院将其名下的一辆汽车私自转让,所得转让款也去向不明。
果断出击拘留 兑现胜诉权利!
将该案情况向院领导进行汇报后,承办法官在院领导“决不能对老赖手软”的要求下再次带队将王某拘传到案,向王某释明利害关系。因王某态度消极,法院对其进行了拘留。被拘留期间,承办法官经过积极与王某家属沟通,终于筹齐了这笔“迟到”十九年的18万元赔偿款。
接过18万元现金时,林某女儿嘴里不禁念叨:“真没想到快20年了,18万还能一分不差的拿到……”一句朴实的话语激励人民法院在能动司法的路上探索更多新举措。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发布